• <dd id="ytppq"></dd>
    <th id="ytppq"></th><dd id="ytppq"></dd>

    <tbody id="ytppq"></tbody>
      1. 異地就醫結算“一卡通” 安徽打造長三角民生“幸福圈”

        • 商洛在線
        • 2022-01-06 10:50:44
        • 來源:安徽日報

        日,馬鞍山市民發現,在東方城、慈湖河路橋等地,新增了多處公交站點,而??窟@些站點的公交車運行的是一條可以直接駛入南京的 “寧馬公交線”。

        “以往沒有從馬鞍山市區直接到南京市區的公交車,寧馬兩地公交都以界牌處為終點,去南京的乘客也是坐本市公交到界牌處再換乘南京的公交。這次開通的‘寧馬公交’,車輛雖然掛馬鞍山牌照,但可以在南京市區跑。 ”負責“寧馬公交”運行的馬鞍山長運客運有限責任公司客運分公司三車隊副隊長邰俊向記者介紹,該公交線路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跨省”運行。

        馬鞍山市緊鄰南京市,地緣相,人緣相親,兩地市民走親訪友、購物游玩,來往密切。部分人工作在南京,居住在馬鞍山,或工作在馬鞍山,居住在南京。為加快推進交通一體化,馬鞍山市去年開始謀劃開通跨省公交線路,兩地交通運輸部門經長時間的論證和協調,馬鞍山方面最終拿到了跨省公交在南京區域內運營的許可。去年11月1日,“寧馬公交”正式開通。該趟公交日發36個班次,來回車程90分鐘,單趟運行里程45公里,票價3元,車輛始發站為馬鞍山旅游集散中心,終點站為位于南京市區的地鐵S3號線劉村站,沿途共有17個站點,其中一半以上站點位于南京市。目前,馬鞍山至南京方向首末班車時間分別為上午6時和晚間18時,南京至馬鞍山方向首末班車時間分別為上午8時和晚間20時,后期班車時刻表還會根據市民實際出行需求進行調整。

        “太方便啦,家門口坐上車,不需要換乘,直接開進南京市區,感覺就像同城!”喜歡去南京購物的馬鞍山市民汪女士說,以前從馬鞍山乘坐公交去南京,都要先坐馬鞍山125路公交,到界牌站后再換乘南京市707路公交,換乘花費的時間多,也比較麻煩??缡」婚_通后,不僅可以直接到南京市區,而且可以使用市民卡刷卡乘車,老年卡、擁軍卡等優惠票卡也可以使用,使兩地同城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據介紹,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寧馬公交”乘客流量逐漸穩定在每日300人左右,后期,馬鞍山市相關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優化運行時間、班次,升級服務,為寧馬兩地群眾交流溝通提供便利。

        跨省通辦,省時又省心

        “真的謝謝你們,辦事速度這么快,還親自為我送上門! ‘跨省通辦’對老百姓來說真是福音。 ”去年12月13日,在上海市白茅嶺社區居民朱宜菊家中,宣城市郎溪縣數據資源局工作人員將一本上海市殘疾人證交到她手上,朱宜菊連連致謝。

        白茅嶺是上海市在安徽的“飛地”,朱宜菊老人在此生活了半輩子。 “我有肢體殘疾,之前辦理殘疾人證需要到戶籍地上海,對我來說長途跋涉,很不方便,一直沒有成行。 ”朱宜菊告訴記者,郎溪縣數據資源局與郎溪縣殘聯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與上海市殘聯對接,為其進行傷殘鑒定并幫助網上代辦,省去了她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郎溪縣自去年4月28日開始,全面啟動“異地代收代辦”試點工作,在郎溪縣政務服務中心設立“跨省通辦”專窗。在該窗口,記者看到通辦事項的操作指南,上面明確了工作人員和相關部門審批人員,同時針對具體事項,標明事項辦理模式、流轉具體程序、申請材料清單、資料傳輸方式等內容,形成操作規范。

        得益于這項政策,白茅嶺居民袁菊香老人也同樣感受到“跨省通辦”的好處。“本以為要去上海才能辦,哪知道只要在郎溪數據資源局交上材料,就能辦成,太便捷了! ”袁菊香說。袁菊香今年70多歲,沒有經濟來源,需要申請上海當地困難生活補助,但因為身體原因去不了,于是將相關材料提交至郎溪縣“跨省通辦”窗口。在收到袁菊香老人申請后,“跨省通辦”窗口安排專職人員前往上海市虹口區社保中心幫助辦理,按照程序2021年12月底老人就可以拿到當地困難生活補助了。

        “大部分異地代收代辦項目可全程網辦,部分項目需要安排專職人員攜帶材料前往目的地辦理。 ”郎溪縣數據資源局“跨省通辦”窗口負責人高飛介紹,“‘跨省代辦’窗口成立,就是為人民群眾解決反映強烈的長三角區域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難題,推動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實現‘跨省通辦、一次辦成’,享受‘同城服務’。截至目前,郎溪縣‘跨省通辦’事項累計辦理580例,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公安、市監(商事登記)、人社、殘聯等部門。 ”

        異地就醫,結算“一卡通”

        過去,對于家住池州市的退休職工吳文英而言,去上??床『喼背闪怂男牟?。自行墊付門診醫療費用不說,她還得將票據帶回池州市,到醫保部門進行人工報銷,周期長、往返奔波,看一次病要折騰很久。

        自長三角地區實行醫保 “一卡通”以來,安徽16個市已與滬蘇浙所有設區市實現“一卡通”全覆蓋,長三角職工醫保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通道全面開通,吳文英再也不用為異地就醫而煩惱。 “只要先在本地備

        案,去異地持卡即可就醫、直接結算。 ”吳文英告訴記者。

        兩年,池州市醫療保障局進一步規范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管理服務,明確服務對象范圍、待遇政策,將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異地長期居住人員、常駐異地工作人員、異地轉診人員等四類人員優先納入范圍,并按要求重點結合外出農民工和外來就業創業人員工作特點和就醫需求,優化備案管理、精簡備案手續。

        同時,該市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不斷暢通異地備案渠道,除了開通窗口、電話備案,還充分發揮國家異地就醫微信小程序的作用,引導參保人員通過“網上辦、掌上辦”;在“池州醫療保障”微信公眾號增加異地就醫備案服務模塊。

        截至去年10月,池州市民在蘇浙皖三省異地結算4559人次。去年以來,該市還強化醫保服務信息化建設,新設立醫療保障管理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合理、及時的“無需見面”醫保經辦服務。

        在池州市養老的老年人群體,也成了異地門診結算的直接受益者。 “為方便老年人使用醫保,我們特別開通了電話熱線,他們還可以撥打電話進行異地購藥。 ”池州市醫療保障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該市還建立76人的長三角地區池州籍醫學人才庫,推動5家醫院與省內6家、省外5家醫院建立??坡撁?該市人民醫院引入上海交大附屬六院和九院、南京醫科大附屬婦產醫院等6名教授成立知名專家工作室;該市疾控中心與上海市長寧區、南京市雨花臺區等6家疾控中心建立合作共建機制并常態開展合作。

        搭乘地鐵,一碼刷多城

        “刷二維碼乘坐地鐵,合肥和多個長三角地區城市實現互聯互通,這給我出行帶來了便利! ”日前,家住合肥的周先生告訴記者,他因工作需要經常前往南京出差,自從開通該項業務后,在兩座城市乘坐地鐵時,只需出示及時切換的二維碼便可快速乘車。

        據介紹,辦理該項業務,只需安裝“合肥軌道”App,完成注冊登錄,在“合肥軌道乘車碼”下面點擊“切換卡片”,點擊選擇其他城市(上海、溫州、寧波、杭州、南京)的地鐵乘車碼,點擊“立即開通”,跳轉到支付寶頁面簽約免密支付,簽約完成后,即可使用“合肥軌道”App乘坐其他城市的地鐵。

        2019年4月19日,合肥、上海兩地軌道交通二維碼乘車實現互聯互通。 2019年5月20日,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又完成南京、杭州、寧波、溫州4個城市的接入。

        來自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9日,“合肥軌道”App注冊用戶478.5萬人,其中開通互聯互通業務的有43.7萬人。長三角互聯互通功能累計開通人數已突破374萬,累計乘車達1169萬人次。

        “在‘互聯網+’發展戰略框架下,互聯互通臺的建立,具有多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臺的建立大大方便了長三角地區城市群眾出行,實現了軌道交通涵蓋購票、候車、乘車等全鏈路出行信息的跨區域服務;進一步加快了長三角綜合交通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進程,長三角區域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地鐵刷碼互聯互通的城市群。此外,還密切了長三角區域城軌企業業務區域聯動,各地軌交企業合作共建、共享聯通,為異地乘客提供本地化的出行關懷和商旅服務,也為后續打造以票務為基礎的 “城軌出行+生活服務”區塊鏈服務臺打下堅實基礎。

        該負責人還表示,互聯互通區塊鏈應用將來可為各地城市提供異地數據應用產品,例如長三角區域地鐵乘車人流實時遷移圖等,為鐵路、地鐵、公交等跨城公共交通出行服務應急指揮的聯動提供有效數據支撐。

        目前,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正積極對接蘇州、無錫、常州等長三角區域已開通地鐵城市,有望在2022年上半年陸續完成上述城市的互聯互通業務接入。

        消除障礙,打通“斷頭路”

        一期工程開通運營,二期工程計劃今年開工建設,蚌埠至五河高速公路建設期取得重大進展。家住蚌埠市區從事建材生意的潘民偉對此充滿期待:“我常年往江蘇淮安、宿遷等地洽談商貿合作,蚌五高速建成后將為我們交通出行、業務往來提供極大便利。 ”

        作為沿淮高速公路的一部分,蚌五高速項目全長約62公里,總投資約53.7億元。一期工程(圍山樞紐互通)至徐明高速 (五河樞紐互通)全長約52公里,去年12月16日正式開通;二期工程徐明高速(單灘樞紐互通)

        至線路終點蘇皖省界處的大楊莊全長約10公里,計劃今年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打通安徽、江蘇省際“斷頭路”,助力沿淮地區、皖北地區與長三角地區協同聯動。

        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聚焦高質量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蚌埠市實施“高速公路加密擴容”工程,積極推進路網建設,提升公路通達能力。按照“建成投用一批、加快推進一批、新開工建設一批”的思路,加快推進蚌五、蚌固徐等5條高速公路和6條國省干線公路重點項目建設,加速形成 “四縱三橫兩聯一環”高速公路網。

        目前,全長80.9公里的G36寧洛國家高速公路明光至蚌埠段改擴建工程可行研究和初步設計已獲批,土地報批已完成勘測定界工作,工程建成后可實現與長三角城市群、南京都市圈高質量對接。全長8.7公里的G344五河張灘至皖蘇省界段公路工程正在開展土地組卷報批工作,橋梁等結構物已開工建設,項目完工后將構建五河與泗洪之間的連接,消除省際“斷頭路”。

        “這些項目實施后,將補全蚌埠交通運輸發展短板,進一步改善結構布局,暢通對外公路,助推我市交通運輸在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起到先行官作用,為建設淮河流域中心城市和皖北地區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蚌埠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說,通過加快公路運輸通道建設,高標準對接國家高速路網,蚌埠市將實現縣城通高速、縣縣通2條以上高速、城市外環高速形成閉環,力爭到2025年底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05公里,密度達到6.8公里/百方公里,超過全省均水。

        校際聯動,協同育“工匠”

        日,淮北教育考察團走進徐州市教育局、徐州重工集團實地考察學。此次活動旨在搶抓淮北與徐州結對幫扶共建機遇,圍繞著力打造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尋求合作發展路徑。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離不開高技能人才助力。年來,淮北徐州兩地建立職業教育項目合作機制,開展校際專業共建及實訓基地建設,聯合舉辦“淮海杯”創新創業職業大賽。目前,徐州技師學院和安徽淮北技師學院結成友好幫扶學校;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則主動融入“長三角旅游職業教育聯盟”,與上海市西南工程學院達成共建友好學校協議,和長三角40所中高職學校一起謀求校際、校企間的區域聯動發展。

        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副校長顧宏是長三角地區中等職業教育一體化發展名師工作室領銜人。“工作室去年初組建以來,探索師資合作培養、共同提高的新機制,促進職業院校之間在骨干教師培養、課程體系建設、制度創新等方面開展合作,推進相關優質資源共享,提升區域職業教育整體水。 ”顧宏介紹,三省一市名師工作室組建了機械制造專業大類師資團隊,各省名師組建自己的市級、省級名師團隊,經常開展線上研討交流;團隊圍繞企業行業需求和專業培養目標,著重研究“1+X”領域崗位技能需求、專業核心課程建設;名師們紛紛開展院校和企業調研,邀請職業院校和企業行業廣泛參與,聯動發展。

        淮北市職業院校25個專業點與本地66家企業開展合作;“全國技術能手”“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等高水技能人才進校成立了6個大師工作室,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契合度顯著提升。

        目前,淮北市“淮北相城老年大學”“鐘源閣紅色文化博物館”成功入選長三角地區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特色地方品牌項目。劉開渠紀念館和相山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被認定為 2021年長三角市民終身學體驗基地。

        “我們將學借鑒徐州市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先進經驗,推動職業教育不斷向前發展。”淮北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輝介紹,兩地將深化職業教育合作,密切和徐工集團等徐州大型企業聯系,建立實訓基地,有針對調整專業設置。(賈克帥 羅鑫 余克儉 徐建 阮孟玥 許蓓蓓 孫言梅 丁賢飛 于金龍)

        標簽: 異地就醫 一卡通 安徽 長三角 幸福圈

        ?

        推薦More

        av在线 网站观看
      2. <dd id="ytppq"></dd>
        <th id="ytppq"></th><dd id="ytppq"></dd>

        <tbody id="ytppq"></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