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權導致股價波動 建業地產暴跌
- 商洛在線
- 2021-05-14 09:09:16
- 來源:北京商報
5月13日,建業地產對外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自上午9時起短暫停止買賣,停牌原因未披露。當日午后,建業地產復牌,盤中股價一度暴跌逾60%,最低時為1.7港元/股。建業地產分拆物業代建業務公司上市路演,一度被外界視為影響該公司股價大幅波動的主因,但北京商報記者分別從機構分析師和建業方面獲得證實,實為除權后重新定價行為。但業內也直言,除權結束后,建業的分拆也將提速。
除權導致股價波動
根據暴跌前日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批準建議分拆中原建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建業”)及將其于港交所主板上市,并宣布將以分派方式宣派特別中期股息。上述分派須(其中包括)待建議分拆獲上市委員會批準,且有關批準于建議分拆完成前不被撤回,才能作實。有關建議分拆中原建業主板上市優先發售中的保證配額,基準為每持有90股可認購1股預留股份。同時,分派基準為每持有1股可獲發1股中原建業股份。
按照建業地產對外披露的分派計劃,5月12日是享有分派及優先發售份額的截止日期,5月13日為按除權基準買賣的首日。
除權日如期而至,然而建業地產5月13日早間宣布停牌,午后復牌后一度暴跌逾60%的股價表現,也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對此,建業地產也于當日及時發表了澄清公告,并宣布修訂派發2020年末期股息預期時間表。
建業地產于最新澄清公告中表示,派發2020年末期股息的預期時間表已予修訂,公司將于2021年5月17日(星期一)不再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遞交公司股份過戶文件的截止時間及記錄日期,將為2021年5月17日(星期一)下午4時30分。并稱,公司已向聯交所申請于2021年5月13日下午1時正起恢復股份買賣。
澄清公告之外,就5月13日停復牌前后的股價異常波動,建業地產方面也向北京商報記者作出回應稱,“今天是建業地產分拆中原建業上市的除權日。此次所謂下跌只是除權后的重新定價行為,并非真正的下跌”。
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云祥解釋了“上市公司除權導致股價波動”的合理性。其表示,上市公司在除權或是除息時表面上都會引起股價下降,但不是所謂的股價“跌”的概念。實際上,這是由于上市公司將盈余分配給股東或是投資者,在進行這樣的操作時,股價就需要除權或除息。
“除權或是除息要遵循前后股票價值不變的原則,所以盡管除息或除權后股票價格降低,但股票價值沒有減少。”肖云祥如是說道。
分拆加速
在業內人士看來,經過上述除權事宜后,也意味著建業地產分拆中原建業上市的步伐開始加快。若中原建業成功上市,將成為除綠城管理之外第二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房地產代建公司。
梳理中原建業赴港IPO時間線,2020年11月10日,港交所披露中原建業招股書;5月4日,中原建業通過港交所聆訊,披露信息顯示,上市路演預計于5月18日-24日舉行,5月31日掛牌,保薦人為工銀國際和建銀國際。5月12日,建業地產對外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會批準建議分拆中原建業將其于港交所主板上市,并宣布將以分派方式宣派特別中期股息。
公開資料顯示,中原建業成立于1992年12月26日,是建業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以房地產代建服務為主營業務。該公司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中原建業旗下業務大部分位于河南,182個在管項目中共有174個項目位于河南省,其在管總建筑面積為約2310萬平方米,覆蓋河南省大多數縣及縣級以上城市。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原建業在管項目數量及建筑面積分別為182個及2400萬平方米。
來自中原建業最新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該公司在管項目的已售建筑總面積約為570萬平方米,市場份額為29.2%;2017-2020年總合約銷售金額的復合年增長率為71.5%。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原建業實現收入11.52億元;2018年及2019年兩個年度,該公司分別實現收入6.76億元、10.29億元。在利潤指標方面,2018年中原建業的利潤為4.04億元,至2020年增至6.82億元。截至2020年末,中原建業的凈利率為59.2%。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伴隨著建業旗下物業管理板塊——建業新生活(009983.HK)于2020年5月登陸港股,算上原有地產上市平臺以及通過收購“曲線”所得的筑友智造科技(000726.HK),截至2020年末,偏安一隅的“河南王”胡葆森已經同時坐擁了三大資本上市平臺。中原建業若成功上市,將成為建業集團旗下第四大在港上市平臺。(記者 盧揚 榮蕾)